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環宇包裝網(台灣包裝) 環宇包裝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共同所有) 免費加入會員 | 登錄 | 幫助 | 加入我的最愛 | 環宇展覽網
環宇包裝網(台灣包裝)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2008年RFID市場綜合回顧
2008RFID市場綜合回顧
 
   2008國內RFID行業似乎已經呈現加速的趨勢,以奧運為契機,中國RFID企業在技術和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RFID市場的成長也得到了全球的關註,國際廠商普遍看好中國市場。(金融風暴下RFID廠商更看好中國市場)有些廠商更是直接行動,加強了和中國廠商的合作。(Alien與揚州永道RFID合作加快)雖然形勢看好,但一直制約RFID發展部分因素,尚未完美解決。為了全面完整地審視過去的一年,本篇文章從正反共六個方面做一回顧,總結08年的RFID市場。
 
北京奧運為RFID帶來新動力                                       
歷屆奧運都是新技術的發展引擎,北京奧運也不會例外。為了助力本次奧運,RFID業界祭出兩項法寶級應用----門票防偽和食品安全追蹤。經過十多天的檢驗,這兩項應用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既保障了奧運的安全進行,又使得中國在RFID領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
  北京奧運是第一屆全面使用RFID技術來進行門票防偽的奧運會。本屆奧運會的門票都載入了中國自行研發的,國內最小的RFID晶片。該晶片包含了購票人的關聯資訊,往驗票機上一刷,就可以啟動後臺資料庫,從而調出觀眾的個人資訊。既方便了觀眾驗票,也有效的防止了門票偽造。
  食品安全追蹤是RFID在本屆奧運的另一個主要應用。該技術重點防範了4類食品突發事件:食源性疾患,動物源性食品中違禁物質的濫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食品添加劑的違規使用,以及生物性、化學性、放射性等認為惡意汙染食品事件。本屆奧運做到了全食品RFID電子標籤,全程監控了種植、運輸、分類、驗收和存貯過程,完善防範住了前述4類食品突發事件。十多天來,各國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對中國在食品方面的成績的讚歎不絕於耳,充分肯定了我國對RFID食品追蹤應用的成功。(參看動訊網專題:RFID在奧運中的兩大應用)
 
應用行業穩定中有擴展
  在應用行業方面,不僅傳統的交通物流行業依然蓬勃發展,在醫療設備追蹤、食品安全追溯、資產管理等領域取得了應用上的擴展。中國的應用仍然保留自己的特色,2008年政府主導的專案將仍然是一個熱門板塊,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最主要的應用依次為:倉庫/運輸/物流行業;門禁/考勤;資產管理。
  上述應用分佈情況在2008年將仍會持續,其中物流及運輸領域更有可能進一步擴展。由於中國的製造業發展蓬勃,第三方物流及運輸作為配套行業也應運而生,根據非正式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約有過萬家物流及運輸公司,目前並購活動在這個領域時有發生,一些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將陸續出現,為了取得更高的運營效益,它們將會與遍佈各地的運輸商夥伴合作,要令其夥伴網路取得合作無間的效果,採用RFID系統將是可行的途徑。IDC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第三方物流企業RFID的應用規模可達到5,534萬元,到2009年這一規模將過億。
 
技術融合和應用向縱深延伸
  對於RFID來說,目前還處於典型的需求帶動技術的階段,故業內都在尋求新的應用。以前,關於RFID的應用都談了許多,大都集中在物流,藥品及食品安全,物品跟蹤,以及與票務相關的身份識別等。雖然在一些發達國家,基於人權方面的考慮,都在對有關人員的識別方面設置障礙,如美國的加州等已經通過法律,限制RFID生物晶片的使用及對人員的跟蹤,其中包括監獄裏的犯人,據瞭解還有後續的一些州正在研究。(加州新法案 未經許可讀取RFID標籤資訊違法)但這似乎還有助於在開拓新的識別方式和新應用方面的努力。最近,三星電子將RFID閱讀單晶片植入了手機,該閱讀器實際上是一個閱讀卡,尺寸為6.5×6.5mm的卡片,該晶片卡工作頻段為900MHz,其上集成了一個射頻前端,一個帶微處理器的基帶modem,還有一個存儲晶片。這樣,就真正實現了“無處不在”的應用模式。“我們的目標就是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都能以來移動的方式來訪問識別資訊”,三星電子的LSI部門經理ChiheeChung表示,“無疑,我們的移動單晶片RFID識別技術成為無處不在的運算技術演進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細想,可能只是認為這將為RFID應用行業帶來很多方便性,但卻忽略了更深刻的應用含義,即它可以使任何消費者在購買物品之前,通過自己的手機來讀取識別資訊,判定物品的真偽,從而賦予消費者一雙“亮眼”。另一方面,這也會帶動手機功能的延伸。還有一家加拿大公司,最近推出了全球首個利用藍牙技術的移動式RFID閱讀器。實現方案有專用的像圓珠筆一樣的藍牙閱讀筆,還有各式各樣的手持設備。但實質都是利用內置的藍牙技術,完成對各種標籤的自動識別,從而無需將資料鏈結到伺服器,更是省去了大量的笨重設備,降低了成本。
  在純應用的領域現在也在不斷地演進。RFID的初始目標應用只是物品識別與跟蹤。但隨著互聯網和個域網的發展,呈現了賦予RFID更豐富功能的趨勢。比如,已經出現通過互聯網來遠端遙控工業應用和醫療應用電冰箱,通過RFID來實現對溫度,冰箱內的物品數量以及變更情況等實施精密管理。通過將病人資訊植入RFID中,實現低成本的遠端醫療也開始出現。
 
人才匱乏制約企業發展
  某市場調研公司最近發表報告指出,預計今年製造與物流的RFID市場的複合年增率將接近20%。但約有75%的受訪科技企業表示在這方面沒有足夠的經過培訓的人手。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缺乏相關人才將阻礙RFID的推廣。(RFID人才缺口成擔憂)
  某電子商務與軟體解決方案副總裁表示,在許多因素的綜合推動下,RFID市場將繼續增長,但企業必須重視培訓員工,以保證該技術能為其所用。全球性標準、互操作性和價格不斷下降都有利於RFID得到迅速採納。在2007年,消費者看到了更多的RFID標籤出現在單個物品上面。它們將出現在高端電子產品和藥品上面,然後走進其他日常產品。最終當RFID被用在服裝等個人物品上面時,零售商可能允許消費者在結帳櫃檯通過RFID標籤結賬。但當務之急是企業必須培訓或者雇用掌握了RFID技術的人。
 
成本因素制約RFID發展
  價格仍然是RFID難以逾越的一道坎。ABI調查公司發佈的一篇對終端用戶的調查顯示,儘管RFID技術有那麼多優勢,但當提到RFID的時候,人們會產生很多疑問。首要的是:誰來為RFID買單?(巨額成本 RFID遭遇零售業普及難題)以RFID標籤為例,業界曾普遍認為每個5美分是一個“井噴臨界點”的價格,結果現在5美分的標籤已經達到了,這口“油井”的產量雖有提高,但與井噴相去甚遠,不久前甚至每個一美分也做到了,那又如何?如果純粹用低價推廣RFID技術,效果肯定不會理想,尤其是對大眾消費品廠商、超市等零售商而言,它們要處理的商品數以百萬件,就算每個標籤的價格只是一美分,這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成本!
  中國RFID的推廣與發達國家相比雖不能說是冰火兩重天,但至少說是有很大差別。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具有超廉價的人工成本。“比如,中國有一家印刷廠,由於國際業務比較多,涉及到多種語言的產品,在一個倉庫裏雇傭了200人的管理人員都感覺吃力,卻也不願意上RFID系統”。而根據深圳市惠田公司市場經理程明明提供的資訊,去年,本土幾乎沒有什麼用戶,中國封裝的晶片幾乎都是出口,他同時也認為今年的情況不會好太多。儘管今年的發展情況整體將會明顯好於去年,不過距離“火”的程度還有相當距離!儘管RFID相關成本每年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還是達不到預期,根據調查發現,在中國,消費者對RFID片芯成本的心理價位應該在0.5元以下。
  儘管成本問題依然從在,但不應盲目悲觀。專家亦指出,標籤價格對於RFID市場固然非常重要,但卻並非惟一的關鍵限制性因素。用戶應該將RFID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成本放在系統收益的背景下來權衡,也就是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判斷。因為中國具有特殊的情況,即廉價的勞動力和過多的人口。隨著RFID成本每年都在下降,該問題在近兩年內應該就會逐漸淡出。
 
安全隱患困擾RFID應用
  引爆線來自於恩智浦Mifare(非接觸智慧卡)經典晶片被破解事件。之後,荷蘭研究員揭露,倫敦Oyster旅遊智慧卡用的類似的晶片組也有安全漏洞。而其所採用的Mifare Classic晶片組在研究員的實驗中安全防護“完全無效”。引發該晶片的製造商恩智浦公司極大恐慌。業界由此開始了對RFID技術安全性的新一輪激烈探討。
  這次討論的焦點在於RFID便捷的讀取性,使得其晶片上儲存的個人資訊很容易被他人獲取。甚至在很多非自願給予的情況下,自己的隱私資訊也會在不經意間被讀取,甚至造成被追蹤。對於門禁類產品以及金融類產品,後果更加嚴重。破解晶片後,駭客可以提取原卡資訊,從而複製出一張和原卡擁有同樣認證資訊的新卡。利用這張克隆卡,駭客就可以自由進出受限區域,或者進行刷卡消費。利用RFID技術打造的手機支付功能正在全球走紅,消費者接受並喜愛著這種便攜的消費形態,市場前景也非常可觀。然而安全隱患一天不解除,真正的手機支付時代就不能到來。
  隱私安全問題對於RFID技術而言,可謂避無可避,所以業界都採取了積極的態度對待。儘管目前還沒有完全有效的方法來杜絕“破解”和“克隆”等非法行為,但是政府和廠商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法。新法律法規的制定,新加密技術的研究和採用,都使得事件向好的方向發展,為RFID技術的快速發展,培育著更為健康的環境。
 
來源:全球IP通信聯盟
 
版權聲明︰
本站文章版權屬於作者本人,如發現侵權行為,請立即告訴我們,我們將會在查證後第一時間刪除。
關于我們貿易手冊使用幫助 支付方式誠聘人才交換鏈結廣告刊登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