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環宇包裝網(台灣包裝) 環宇包裝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共同所有) 免費加入會員 | 登錄 | 幫助 | 加入我的最愛 | 環宇展覽網
環宇包裝網(台灣包裝)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食品攙偽事件之探討


食品攙偽事件之探討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com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錢阜寧

攙偽是一種破壞信任感的行為, 衍生 的社會經濟效應難以估算。食品攙偽是 與全球經濟和公共衛生相關的議題, 以 經濟動機攙假為主, 意指不肖業者為獲 取更高利潤, 未經聲明而故意使用替代 原料或化學物質作為食品原料, 違反食 品標示法規, 也有誤導、欺騙消費者等 嫌疑, 對消費者健康產生潛在危險。根 據食品雜貨製造商協會(GMA) 估計, 全球食品攙偽金額約佔所有食品銷售量 10%。


一、國外食品攙偽事件

據美國國家防護與防禦中心(NC F PD) 資料庫的統計, 依2014 年306 起食安 事件的類型分析, 取代、稀釋之攙偽比 例最高(65%), 顯示供應商或食品業 者會以低價成分或添加物取代, 降低生 產成本。其次是非核可添加物(14%)。 偽劣品之攙偽行為約9%,錯誤標示及隱 藏原產地分別佔7% 及5%。

另據美國及歐盟等攙偽資料庫及統計 資料顯示,主要攙偽食品品項包括油品、 海鮮、香辛料及牛奶等, 常被淪為詐欺 之種類, 利之所趨是重要因素。上述產 品攙偽可能方式說明如下:

1 . 橄欖油:為市面上相當容易用來攙假 的品項,通常業者會以榛果油作為替代, 類似情形也發生在玉米油、葵花油、花 生油等植物性油品。

2 . 牛奶:搭配咖啡、茶飲或甜點,使用 的牛奶並非直接從母牛取得, 而是多混 雜奶粉、凝乳酶、尿素等成份, 所合成 之加工物質。

3 . 香辛料:最具代表的香辛料是番紅花, 因量少及單價高,市面上品質差異很大, 攙偽的現象非常嚴重。

4 . 果汁:以高果糖物質、人工甘味劑、 甜菜糖等,混合部分純果汁。

5 . 魚/ 海鮮:此類商品因不是以原型販 售, 加工後不易察覺出魚種的差異, 因 此攙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兩起歐美重要食品攙偽事件, 亦 值得反思借鏡。2009年美國花生公司 在明知花生已受沙門氏菌汙染之下, 仍 持續銷售活動, 造成部分人員死亡及 多人生病, 導致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有 史以來最大範圍的商品下架措施, 影響 範圍涵蓋200 多家製造商。2013年 初歐盟爆發以馬肉混摻牛肉的事件, 牛 肉漢堡成分約含80-100% 馬肉, 食用 馬肉未必造成人體健康的危害, 但值得 關切的焦點是施打馬隻的獸用止痛藥 「phenylbutazone」, 可能的潛在健康 風險; 雖最後歐盟將本案定調為「標示不實」案件處理, 仍花費許多公共資源 進行調查。


二、國內食品攙偽事件

根據統計,2010 年至2016 年間,台灣共發生80餘件食安事件,其中錯誤使 用添加物的問題可因管理上的作為而降 低或改善。

目前法規規定食品業者對於食品添加 物的使用均須做好專人、專冊、專櫃的 管理,各工廠在誤用添加物的機率較低; 反而是一些小型工廠或攤販, 由於沒有 求證或聽信推銷說詞, 導致添加物錯誤 使用的食安事件時有所聞。茲將食品添 加物錯誤使用的行為整理如下:

1 . 非法添加化學物質:傳統豆干都是用 俗稱「醬色」的焦糖染色, 是從天然蔗 糖提鍊出來, 染過的豆干呈黃褐色或咖 啡色; 有些豆干顏色金黃鮮艷, 是因添 加了食用黃色色素,但業者為降低成本, 使用工業染劑二甲基黃來染色;2 0 1 5 年多家廠商使用俗稱「吊白塊」的工業 用漂白劑「次硫酸氫鈉甲醛」製作潤餅 皮。二甲基黃與吊白塊均屬列表之食品 添加物, 屬於「不可以用於食品的化學 物質」,添加於食品是一種攙偽行為。

2 . 違法使用非食品級:食品級碳酸鎂可 使胡椒粉、咖哩粉保持乾燥、不結塊, 但2 0 1 5 年國內多家鹹酥雞廠商, 查獲 使用工業級碳酸鎂製作胡椒粉; 同年多 起使用工業級過氧化氫浸泡蓮子、使用 工業級碳酸鈉製作蒟蒻、工業級碳酸氫 銨泡製海帶等事件。碳酸鎂、過氧化氫、 碳酸鈉、碳酸氫鈉皆屬正面表列食品添 加物, 然使用工業級添加物也是一種攙 偽行為。

3 . 用於錯誤之食品類別:根據衛福部食 藥署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 格標準, 清楚載明添加物的使用範圍及 使用量,但2 0 1 5 年查獲苯甲酸用於拉麵 及陽春麵、使用偏亞硫酸氫鈉漂白豆芽、 以去水醋酸製作發糕的事件, 均是將表 列合法食品添加物用在未準許的食品類 別,例如去水醋酸按規定僅能用於乾酪、 乳酪、奶油及人造奶油, 但上述事件卻 用在發糕之製作。

4 . 使用超過限量標準:豆干中苯甲酸含 量超標, 蝦仁/ 蝦子抽驗含二氧化硫超 標、紅白小湯圓含己二烯酸超標。上述 添加物均為合法,且用於正確食品類別, 但有使用限量之規定, 主要為保障民眾 健康。通常使用過量添加物之食品, 是 為延長保存期限、增加販售期, 然業者 罔顧消費者健康,也是一種攙偽類型。


三、結論

食品攙偽是供應端參與者在經濟誘因 驅使下的行為, 對經濟面或大眾健康皆 有危害, 一旦攙偽事件被揭發, 會構成 政府、廠商、民眾三方的損失。業者要 避免供應鏈發生食品攙偽事件, 最佳方 法是作好原物料管理, 從上游供應商、 工廠製程到倉儲管控, 作好風險評估, 瞭解食品供應鏈關鍵危害。食品製造商 可檢視過去事件, 並採取主動措施保護 自身品牌,避免食品攙偽事件再發生。


◎圖片/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版權聲明︰
本站文章版權屬於作者本人,如發現侵權行為,請立即告訴我們,我們將會在查證後第一時間刪除。
關于我們貿易手冊使用幫助 支付方式誠聘人才交換鏈結廣告刊登聯絡方式